牡丹為芍藥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,具有清熱涼血、散瘀、痛經、止痛,主產于安徽、山東、河南、浙江等省,內蒙等北方寒冷地區不宜種植。適應林果樹地間作套種,藥用牡丹耐寒(-12℃)、耐旱、怕水漬,無論陰坡、陽坡,凡是土壤肥沃、土層深厚、土質疏松、排水和通氣性能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土均可栽種。強酸性土壤、鹽堿地、低濕地不宜栽種。
二、栽培技術
繁殖方法:藥用牡丹的根通常單一,極少分叉,而其果實中有較多發育良好的成熟種子。因此,在其道地藥材產區通常采用種子繁殖生產。
1.播種育苗:8月下旬至11月中旬均可播種,以9月中、下旬為最佳播種時期。選擇籽粒飽滿、黑色光亮的種子進行播種。播種前用45℃溫水浸種24小時。一般采用穴播或條播。苗畦寬度以1.3-2m為宜。2、穴播:行距30cm,株距20cm,穴位呈品子形排列。挖圓穴,穴深約12cm,直經約5cm,穴底要平坦。每穴施入適量的餅肥末、過磷酸鈣作為基肥,上覆3cm厚的細土,壓實整平。然后每穴下種子20粒左右,種子在穴內應分布均勻,保持相距2-3cm。每畝用種量約100kg,條播:按行距25cm,播幅寬10-20cm,橫向開6cm深的播種溝。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。每畝用種量為100kg左右。穴播或條播后即行封土,使畦面平整無凹陷,再加蓋茅草。第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幼苗即出土生長秋冬早春季節可移栽定植。3、定植:一般在10月前后,將二年生種苗挖起進行移栽。按行株距35cm挖穴,穴深20-35cm,以種苗放入穴內不彎曲為準,穴中施入適量基肥(每畝地施150kg菜籽餅肥)。每穴栽入粗壯種苗2株或細苗3株。放苗時應使種苗呈扇形展開排列于穴內。當填土至一半時,用手將種苗向上輕輕提拔一下,使種苗芽頭距畦面3cm即可。然后再分層覆土壓實,使根部舒展并與土壤密接。
三、田間管理
定植后的第二年開始,每年追肥兩次,第一次在春季發芽前,第二次在秋冬落葉時。肥料,以菜籽餅肥為主,春季用肥量為每畝75-100kg,亦可加施人尿及牛糞。冬季用肥量為每畝100-150kg,亦可加施人畜糞。
施肥時應注意將餅肥放到離根6cn以外地土中,以防灼傷根部,造成植物壞死。中耕鋤草,清溝培土,也是不可忽視的增產措施,應保持地中無雜草,不板結。特別是夏秋季不能有草荒的現象出現,否側不但影響產量,而且還影響藥材質量。每次雨后地干時要及時清溝培土,切勿造成排水不暢,導致病害發生,在定植后的第三,四年春季開花時,除留種植株外,可全部摘除花蕾。每年11月之前,應剪除枯黃枝葉。
病蟲害防治:病害,葉斑病多發于夏至到立秋之間。葉面初時出現黃色或黃褐色小斑點,1—3天后變為黑色斑點,此后逐步擴大成不整齊的輪紋,嚴重時葉片全部枯燥凋落。天氣燥熱。蔓延尤為迅速,常常整片地塊全部染病。防治方法:1清潔田園。2用1:1:150的波爾多液噴灑葉面,7天1次,連噴數次。若當時氣溫高,可用稀釋為1:1:200的波爾多液噴灑。蟲害主要蟲害有蠐螬、尺蠖、卷蛾、螨類幼蟲等。一般可用敵百蟲進行防治。
四、采收加工
定植后3-5年即可收獲,以4年為佳。8月采收者稱“伏貨”,水分較多,容易加工,質韌色白,但其質量和產量均偏抵。10月采收者稱“秋貨”,質地較硬,加工
較難,但其質量和產量均較高。采挖要選在晴天進行,將植株根部全部挖出,抖去泥土,剪下鮮根,置陰涼處堆放1-2天,待其稍失水分而變軟(習稱“跑水”),除去須根(丹須),用手握緊鮮根,扭裂根皮,抽出木心。直接曬干。根條較粗直、粉性較足的根皮,用竹刀或碎碗片刮去外表栓皮,曬干,即為刮丹皮,又稱刮丹、粉丹皮。